图片来源:OFweek网
特斯拉市值超越丰田已是数月前的新闻,但比亚迪(002594)市值超越大众,蔚来汽车市值超过了奔驰、宝马和奥迪等德国豪华品牌,双双成为了全球市值前五的车企,有没有让你感觉到,这个世界真的变了?
特斯拉、比亚迪和蔚来虽说都是车企,却跟科技和新能源息息相关,这是奔驰宝马等百年车企的短板,因此才会被“后辈”超越。同时也释放出了一种信号,就是新能源和科技愈发得到重视。
根据数据显示,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了巅峰的9659万辆,此后连续两年出现下滑,2019年全球销量跌至9179万辆,下滑趋势非常明显。与此同时,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却在持续增长。国际能源署(IEA)的报告显示,201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仅17000辆左右,2019年已经增至720万辆,其中2019年销量突破了210万辆。
由此可见,比亚迪和蔚来市值暴涨并非单纯的资本炒作,而是厚积薄发,只是在多重利好叠加之下出现了连续大涨。伏产业的10年
作为新能源科技的“面子”,电动汽车已经随处可见,而作为新能源科技的“里子”,光伏对于消费者而言就要陌生一些,但其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,发展非常迅猛。
以10年为一个跨度,2009年全球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达7.3GW,其中德国贡献了约3GW,是当年太阳能需求最大的市场。
10年之后的2019年,全球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达114.9GW,累计太阳能装机量达到627GW。在此期间,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,2019年新增装机量为30.1GW,累计达到了204.3GW,几乎是指数级的增长。
在汽车产业中,虽然很多全球知名的零配件供应商,例如博世和大陆集团,但车企是客户认知度最高的部分。而在光伏产业,认知度最高的则是组件企业,其市值又如何呢?
图片来源:OFweek太阳能
为了方便对比,太阳能光伏网已经把相关企业的市值,按照当天的汇率换算成了美元。其中,晶澳科技(002459)、天合光能和晶科的市值均未超过百亿美元。前三名的公司市值几乎是阶梯状的分布,正泰市值刚刚越过百亿美元大关,通威市值约为正泰的一倍,而隆基又是通威的一倍,市值达到了398亿美元,是中国光伏企业中市值最高的公司。
即便如此,隆基市值也不如近期股价暴涨的蔚来汽车,而且差距不小。同样是以新能源和科技相关的龙头企业,光伏企业能否像比亚迪、蔚来一样,让世界为之侧目呢?
作为我国光伏企业中市值最高的公司,隆基在2006年确立了单晶硅的路线,推动了光伏行业中单晶硅代替多晶硅的趋势,伴随着光伏行业和自身技术的快速成长,才有了今天的成绩。
图片来源:企查查
2015年,隆基的营业收入仅有59.5亿元,第二年就突破了百亿大关,此后每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,2019年达到了329亿。更加出乎意料的是,在全球经济都受到严重影响的2020年,隆基仅在前三季度的营收,就超过了2019年,同比增长49.62%,达到了338亿。
图片来源:企查查
再来看看通威,其在业绩方面和隆基几乎打成平手。其在2015年的营收就达到了188亿,是隆基当年营收的三倍以上,但是增长速度远不如后者,只是稍稍压过隆基一头,在今年前三季度被隆基反超。
跟隆基不同的是,通威采用了“两条腿”走路,在光伏产业之外,通威还涉足了农业,包含研究、生产和销售饲料,也是通威营收的一大来源。但相对光伏产业,农业市场增长速度有限,很难出现爆发式增长,限制了预期收入,因此在营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,通威的市值明显不如隆基。光伏企业“出海”收获颇丰
综合来看,比亚迪跟蔚来市值暴涨,是在其它车企没有推出重磅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下,先一步在国内打开了市场,借着特斯拉年初市值暴涨的东风,也迎来了一波疯涨。
但如果从全球市场来看,蔚来汽车虽然在纳斯达克上市,却并未冲击海外市场,而比亚迪在海外的影响力,也主要是通过电动大巴,新能源乘用车不久前才出口到挪威市场,影响力非常有限。
反观中国光伏企业,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可谓是收获颇丰。且不说隆基和通威股份(600438),就是市值靠后的晶科能源,海外市场也有多个项目在建,还有一些项目因为疫情的原因暂被搁置。
前几天,OFweek太阳能光伏网也发布了印度光伏企业市场份额的排行榜,前10名中出现了3家中国企业,包括阳光能源、华为和隆基。可见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,并非只是有一些简单的基础业务。
事实上,中国光伏企业在邻近的东南亚市场,已经树立好了不错的品牌形象,下一步就是要求更为严格的欧美市场。企业“不着急”
相比于新能源车企,我国的光伏企业核心技术、全球市场上其实拥有更强的号召力,行业也在快速向前发展。
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走弱的情况下,都会大力建设基础设施,尤其是可再生能源,更是重中之重。美国总统候选人之一的拜登,就表示会在成功当选后对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投资2万亿美元,这就是不错的机会。
以我国光伏企业如今累积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,在未来几年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,股价上涨只是时间问题,所以不必太过纠结。“慢牛”其实更有利于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,如果被资本挟持,盲目扩张,反而不是一件好事。